鱼丸、水发鱼丸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水产品加工食品,其成型工艺和加工设施都至关重要。以下是对鱼丸成型工艺和加工设施的详细介绍:
1、原料处理:选择新鲜的鱼类作为原料,进行除鳞、去皮、去骨和采肉处理。根据鱼丸生产的不一样的要求,前处理工序上也有所区别。质量发展要求较高的水发鱼丸,原料鱼只能机械采肉1~2次,且必须漂洗、脱水;质量发展要求略低的油炸鱼丸,可采用多次重复的采肉作原料,并可以省略漂洗、脱水工艺操作。
2、鱼肉研磨搅拌:采肉机采集的鱼肉 用研磨机进行研磨,然后和佐料进行搅拌。
3、添加配料次序:首先分数次加入精盐、多磷酸盐、糖等品质改良剂,擂溃半小时左右(具体视投料品种、数量而定),再加入淀粉和其他调味料擂溃至所需粘稠度。
4、成型:现代大规模生产时均采用鱼丸成型机连续生产,生产数量较少时也可用手工成型。成型后,随即投入冷清水中,使其收缩定型。夹馅水发鱼丸是以鱼肉、淀粉、精盐、味精等调制的鱼糜为外衣,以碎猪肉、糖、盐等配制的肉糜为馅心制作而成。擂渍后的鱼糜放置一段时间会转变为凝胶,成型发生困难,所以擂溃后的鱼糜可在低温下保存备用,但成型时应加热回温,以免温度过低导致加热后成品出现外熟内生现象。
5、加热:鱼丸加热有两种方式,即水煮和油炸。水煮鱼丸最好采用分段加热法,先将鱼加热到40℃保持20分钟,再升温到75℃至完全熟化。此外,夹层锅加热也常用,在10分钟内使鱼丸中心温度升至75℃,保持一段时间,经常轻轻翻动,以防鱼丸互相粘连或粘锅,待鱼丸全部漂起时捞出,沥去水分。
6、油炸鱼丸保藏性好,并可消除腥臭味并产生金黄色泽。通常用精炼植物油。油炸开始时油温保持在180~200℃之间,否则鱼丸投入后油温下降,产品易老化,失去鲜香味。油炸1~2分钟,待鱼丸炸至表面坚实,浮起呈浅黄色时捞起,沥油片刻。用自动油炸锅则经两次油炸,第一次油温120~150℃,鱼丸中心温度至60℃左右;第二次油温160~180℃,鱼丸中心温度75~80℃。为节省用油,可将鱼丸先在水中煮熟,沥干水分后再油炸。
8、包装:剔除不成型、焦枯、油炸不透等不合格品,凉透后按规定用塑料袋分装或采用罐头包装。
9、冷藏:塑料袋包装的鱼丸在5℃以下可保存3~5天,冻藏品和罐藏品可保存数月。
鱼肉处理设备:如鱼肉采肉机,用于从鱼类中采集鱼肉。这类设备通常具有高效、自动化的特点,能够大幅度的提升鱼肉的采集效率和质量。
成型设备:如鱼丸成型机,用于将擂溃后的鱼肉进行成型处理。这类设备通常具有多种成型模具,能制作出不一样的形状和大小的鱼丸。同时,鱼丸成型机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、生产效率高等优点。
加热设备:如水煮锅或油炸锅,用于对成型后的鱼丸加热处理。这类设备通常具有温度可控、加热均匀等特点,能保证鱼丸在加热过程中达到理想的熟化程度和口感。
冷却设备:如冷水槽或风冷设备,用于对加热后的鱼丸进行快速冷却处理。这类设备能够迅速降低鱼丸的温度,防止其变质和口感变差。
包装设备:如自动包装机或真空包装机,用于对冷却后的鱼丸做包装处理。这类设备能保证鱼丸在包装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伤,同时延长其保质期和货架期。
综上所述,鱼丸的成型工艺和加工设施都至关重要。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先进的加工设施,能制作出口感鲜美、品质优良的鱼丸产品。